首页媒体报道报道详情

开拓公平消费的美好时代——“我查查”APP研发创新报告

来源:我查查 时间:2014-12-26

         移动互联网时代,手机网上冲浪已成为一种新生代生活方式,俗称“手机软件”的移动应用程序APP竞相登场。各类新奇有趣、方便实用、功能强大的APP,刺激着人们的神经,也刺激着庞大的市场需求。然而,APP同类同质化竞争激烈,绝大多数APP风光一时,很快成为昨日黄花。数年前,“手机QQ”是社交类APP的No.1。它独特的信息提示音一响起,总能勾起人们条件反射般的联想。今天,“微信”取而代之,成为社会的“新宠”。


        凡事皆有例外。一款基于图形传感器和移动互联网的商品条码比价APP,自横空出世至今,就不可复制,不能替代:上市四年,累计激活用户数逾2亿,将其他同类软件远远甩在后边。上市当年,尽收“苹果商店年度最佳生活应用大奖”、“中国移动APP100最实惠奖”、“腾讯最受欢迎Andriod应用”、“移动互联网创新典范”等各类荣誉。


        它,就是“我查查”,我国条码比价类APP的开创者和第一品牌。它具备极强的用户黏性,拥有迅速壮大、让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的庞大粉丝团。“我查查”现有用户数,达“微信”总用户量的半数。这在扫码比价APP里,是难以想象的存在感。在百姓心里,“我查查”已是公平透明消费的代名词。人们用它扫描商品条码,相关信息就会跃然屏幕,立地“价比三家”。


        比质、比价、防伪,“我查查”建立起一个基于手机平台和商品条码的强大的物联网应用服务系统。这既是研发者对物联网的理解与诠释,也是他们以高新技术切实服务民生的创新型运用。


         2亿多用户刷出的“存在感”,真实量化出我国社会的市场需求、人们对公平消费的极度渴望,也激励着立志为用户送上“手心里阳光”的“我查查”,在开拓公平消费梦美好时代的道路上,且行且珍惜,将创新进行到底。


        从物联网手机到比价类APP“老大”


         猜对了开始,但没猜对结局。“我查查”创始人赵立新没料到,一块图像传感器芯片,会催生出一台物联网手机,最终演化为今天的比价类APP“老大”。


         “我查查”原是一款附有条形码扫描功能的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“GC0308”,由我国首家具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OMS图像传感器研发、测试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“格科微电子(上海)有限公司”所开发。


         “2008年,为提高芯片附加值和出货量,我们着手开发差异化的芯片产品。当时的智能机功能低端,不能直接用手机识别条形码,我们就想开发一款以图像传感器直接识别特征条形码,并将信息传递给移动端客户的芯片。”格科微董事长、芯片开发团队的头儿赵立新回忆。


        这当然不是“GC0308”诞生的全部原因。那会儿,全球兴起“物联网”概念。物联网登陆中国,概念大过实质,如“蒙娜丽莎微笑”般神秘。赵立新团队认为,实现物联网,要兼备网络和地址(或ID、编码系统)的条件。“条形码技术+智能机联网特性”,正符合这种条件。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朝着“物联网”方向发展,团队研发出了“GC0308”。遗憾的是,格科微董事会多数人认为项目偏离了公司主业,“砍”掉了这个新兴项目。赵立新却十分看好项目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前景。为不使项目“流产”,他贷款筹资成立了“我查查信息技术(上海)有限公司”。


        知识密集型的APP公司,有三、四十名员工,算很大的盘子。而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内的“我查查”公司,光总部就有二、三百人。算上遍布全国的员工,高峰时有近千人。如此“劳动密集型”的APP公司,实属罕见。公司研发团队也很高端。以董事长赵立新、首席技术官陈红洲为首的核心研发团队,几乎清一色毕业于清华大学,并有美国硅谷等地的研读背景和研发经验。


        新公司成立后,研发团队结合GC0308芯片,迅速开发了国内首个移动物联网信息平台“我查查条码比价平台”,并通过无线互联网实现了其物联网功能。为推广“物联网”芯片,公司与中兴、华为等手机商合作,开发了国内首款具条码扫描功能的物联网手机。


        2010年,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的吴邦国、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等中央领导,视察浦东张江高科技企业期间,对手机颇感兴趣。吴邦国看来,“这就是真正的物联网手机”。 不久,台湾爆发的塑化剂事件,让“我查查”再度火了一把:老百姓用它扫描商品条码,就能将海关已披露的、被塑化剂污染过的食品“揪”出来。在上海,手机每天可“扫”出500瓶被污染产品。2011年,俞正声再次考察上海张江区,现场操作感受了手机识别“塑化剂”饮料的功能,对芯片的创新技术,和这个具比价、促销、信息、防伪四大无线电子商务功能的物联网平台给予了高度评价。


        然而,在市场中,手机“叫好不叫座”。老百姓不习惯用低端机识别条形码。卖手机推芯片的模式,完全行不通。正当赵立新头疼之际,中国联通将苹果iphone引入了国内。看到苹果有“AppStore”业务,公司立马调整战略,将芯片的条形码扫描功能剥离出硬件,开发出比价类APP“我查查”,放入“AppStore”销售。


        无心插柳柳成荫,APP形态的“我查查”,经“AppStore”推出,反响异常的好。2亿多粉丝的拥泵,是市场需求与民众信赖给予它的最佳注脚。这款软件与条形码比价信息技术平台,在今天看来,仍是物联网最具创新力的典型代表。


       
笨办法打造史上最强“条码数据库”


        互联网的核心是海量数据。对于做“物联网应用服务”为主的比价APP而言,商品信息采集和后台数据库建设,极为重要。“我查查”拥有8000万条商品信息的海量条码数据库,数据囊括全国各大品牌超市、家电卖场和网络商家所有带标准条形码的商品,信息覆盖32个省市492个城市站点。
强大的条码数据库,建设的主要方式,显得很“笨”:线下人工采集。这是我国比价类APP中,唯一采用此种方式采集商品信息的公司,也是我查查员工数量远超同类公司的原因之一。


        公司首席运营官马京伟回忆,建库之初,公司没用过线上采集这种移动互联网普遍采用的、讨巧的商品价格信息收集方式。为确保信息准确度,公司招募培训了几百名人工,散布我国一线到三、四线城市的商超“扫街”。


        线下采集,费用高昂,管理难度大。公司数据中心总监刘敏介绍,尽管采集过程极为艰难,近年来,公司也加强了与国际网络电商、零售巨头的数据对接合作,但线下人工采集这种“笨法子”,一直是他们数据库的主要数据采集方式,因为其“最靠谱”。“虽然我们采集的数据,因为各种现实而非故意的原因,不能百分百准确,但这依然是业内提供商品信息最准的数据库。”刘敏说。


        人工数据采集对“我查查”数据库的重要性,从公司高管的态度,及问责机制便可窥知一二:信息采集员可以直接向董事长报告工作情况;配备了独立的数据部核查团队,以精细的人工纠错机制,严审核和较快的更新速度,保障数据精准度,力求线上线下总体数据正确率达95%以上。公司利用格科微硬件研发的背景与优势,“私人定制”了终端采集设备,让人工信息采集更便捷有效。


        海量真实数据的数据库,为“我查查”聚拢大量人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现在,每天平均有近400万人用它扫描条形码,涉及近800万条码或相关信息。春节期间,每天有近1500万之多的扫码人数。长期的软件体验,“我查查”在用户中建立起了稳步增长的公信力。常有用户因为用“我查查”搜不到产品信息,就疑心买到了假货。超市工作人员也越来越多地使用“我查查”,在定价的时候参考其他卖场价格。


        “我查查”,俨然成为我国手机族消费者的“购物伴侣”,一把商品消费的“公平秤”。


         
笨鸟先飞:“模糊条码识别算法”构筑强大技术壁垒


        互联网业界人士曾经认为,比价类手机软件(APP)开发,不需要多少高新技术。可正是在这样一类貌似无需多少高科技含量的APP里,“我查查”以其独创的图像模糊识别技术,树立起了国内其他扫码比价软件无法抗衡的强大技术壁垒。它能够从模糊图像中快速得出准确信息,这一技术在扫描一维条形码时,优势尤为显著。甚至阿里巴巴、腾讯、微信、京东等想要介入手机一维码扫码功能的大牌软件开发商与电商,对此技术,也由衷佩服。


        百度中,大家很容易搜到“容错率”的概念。二维码容错率高,即使其图片缺失一部分,仍能被扫描读取出来。全球商品普遍采用的一维条形码,容错率却很低。换言之,它对扫码的图像识别技术要求很高。


        “我查查”最初的研发,是针对当时智能机普遍采用的定焦摄像头。这种摄像头在扫描一维条码时,成像模糊。国际常用的一般条码识别算法,很难识别这类模糊条码。


        不少人知道,“我查查”APP剥离自一款芯片。从硬件到软件,似乎只是“形变”。而实际中,软件实现条码模糊识别的数学算法难度大很多。公司首席技术官、数据库专家陈红洲解释,芯片上实现条码模糊识别,是将扫码获得的原始数据通过图像传感器传递给芯片直接识别。但APP中,条形码传来的信息,需经数据处理,再到软件后台识别。“数据处理”会导致原始信息失真,大大增加信息识别难度。同时,他们还要开发适合各类手机摄像头场景的条码识别技术。因此,基于软件的“模糊条码识别算法”,更复杂、费时和“烧钱”。


        在“我查查”模糊条码识别算法列出的方程组里,有几千个待定系数,每个系数的数值,都直接影响条码模糊识别的效果。数学上,N个方程组,N个系数时,可解出系数的精确解。可在这个算法中,方程组数目远小于系数的个数。因而,系数不具备唯一解。它们的确定,有赖于先验经验。


        为确定这几千个系数的数值,“我查查”研发团队对国内条形码数据进行了海量分析,组织自己及第三方(如华为、中兴、联想、中国电信、中国移动等)做了大量测试。“我们现在已逼近了这种算法的最优解。但事实上,这种算法像‘无底洞’。它的最优解如同数学中的极限,可以无限逼近,却无法达到。我们一直实践中不断优化它。这项‘烧钱’的算法,会一直做下去。”公司董事长赵立新表示。


       “我查查”模糊条码识别算法,在该领域内居世界领先位置,它可以快速解码,以条码为入口,呈现出丰富的信息。算法突破了模糊条码识别率和识别速度两大关键点。在识别率与识别速度上,它较之国际其他先进算法,分别可高出至少10%-15%。“算法难度远远超过了早期在芯片上实现的技术。我们已经花了近4年时间来研究它。”陈红洲说。


        关键技术的突破,使“我查查”在定焦摄像头智能机时代的比价软件里,独领风骚。它不但能识别其他算法不能识别的模糊条码,而且识别速度快速。现在,智能机多数用上了变焦摄像头,这项技术在用户体验上,不如当初明显。但它可在扫码读取信息的过程中,不足一秒的时间内实现精准的条码识别。用户仍能明显感受到它的灵敏度。这也是其用户群稳步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

        常有用户反映,用“我查查”能扫出的条码,用别的软件却不行。奥妙也在此。其它软件只能应用于较高端、可变焦的手机。“我查查”则可“通吃”高、中、低端智能机,无关镜头定焦与否。这种“识别率”的区别,在“我查查”推出之日起,就为它奠定了唯我独尊的江湖地位。


        “我查查”清华大学班底的研发团队,用不争的事实说明,比价类APP可以用科技武装得如此“高大上”。一项淋漓尽致的独门创新,让“我查查”公司在这个狭小而专业的条码扫描比价类APP领域,拥有了别家无法企及的核心竞争力。目前,公司还取得了在手机浏览器中获取条形码的方法与装置、基于图像采集设备的信息获取方法等二十项发明专利,其中有六项国际发明专利。


       
双管齐下:利“商”利“民”的“模式创新”


        全天下APP,都不可避免的面临商业模式难题。诸多APP对普通用户免费开放。可APP公司毕竟不是慈善机构,它需要合理的商业模式支撑。市场中,不少APP在长江后浪推前浪般的激烈竞争里,被拍在沙滩上。


        “我查查”也面临这样的纠结。既要服务于民,为老百姓实现公平消费不断创新多渠道、多方位的便捷式免费服务,也要结合商家的合理需求,在运作上博采众长,摸索出能养活自身的商业模式。


        这家公司最初从销售具大众定位、中低端配置的物联网手机做起,推广他们研发的具扫码比价功能的芯片。尽管公司销售人员很卖力的推广,但前后仅卖出了约2万台功能机,且只激活了8000个“我查查”用户,而应用的日活跃度仅100余人。这种情况给满满热情的研发团队浇了一盆凉水,也让公司一度濒临崩溃。赵立新回忆,算上研发、数据库建设及销售团队人工等费用,公司平均每卖出一台手机,就要纯赔150元。用热锅上的蚂蚁来形容当时团队人员焦急的心情,完全不为过。


        2010年6月,苹果iPhone智能手机被国内引入,他们开设的APP商店,一夜火了APP。“我查查”公司迅速调整了战略方向,新开发出“我查查”软件,放到苹果APP商店销售,终打响了手机比价应用的第一枪。自此,“我查查”公司放下了旧有的制造业思路惯性,挟技术积淀果断切入全新的手机比价软件市场,开拓出一个以条形码为主题的全新的物联网应用服务模式。


        截至目前,“我查查”已经过了十多个版本的更新,其客户端可支持iOS, Android, Symbian(V3, V5),WP7等主流手机操作系统。每个版本的更新,都以更为科学、优良的项目设计,最大程度的提供了便捷、明白的消费信息服务:最新版本中,除“扫描比价”功能外,设有“曝光栏”红黑榜,质量监督部门发布的抽检合格及不合格商品药品等信息一览无余;针对人们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快递物流,推出了扫码“快递查询”服务;“超市促销”,展示出用户所在城市各大卖场的促销信息,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获悉全城最新卖场优惠;“厂家直销”通过第三方平台,实现客户网上购物;“个人中心”,可列购物清单,并实现其中有条码商品的价格比较。用户还能在此爆料消费过程中遇到的劣质、假冒物品、及不良商家......


        陈红洲介绍,“我查查”始终坚持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公正中立的商品价格信息,并围绕此中心推出各类新型的、有趣的、利于促进公平消费的栏目,如二维码智能识别、二维码个性化条码制作等。2013年,“我查查”PC端上线,主打“全网+线下同比价”和“一览价格走势防虚伪假促销”功能的我查查购物助手颇受欢迎。目前,“我查查”着力尝试整合电商及实体商超资源,使用户可通过平台下单购物,享有“比质比价,下单购买,送货到家”的高品质服务。该项服务正在上海试点。


         商业模式上,赵立新坦言,公司总体上还不挣钱。但他们自信公司未来的前景。团队的经营理念始终坚持以“科技”支撑“经济”,坚持将做公平、中立的消费者公信力平台放在首位,以此展开有关研发与商业模式创新。赵立新认为,比价软件算不上“刚需”,要保持用户“黏度”,同时合理实现“我查查”商业价值,就需要将软件本质从有趣的层面提升到更实用的层面。为此目标,公司成功研发出一项堪称“改变世界的发明成果”,即具有变革性意义的一维彩虹码,来推动网上打假和一品一码的追溯系统推广。

 

         更新更快更强:可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——“彩虹码”


        “我查查”APP是我国最早推出,现已拥有逾2亿激活用户数的国内扫码比价软件第一品牌。软件及平台的成功,得益其独创的图像模糊识别技术,通过人工线下采集建立的海量真实数据库,围绕公平消费设计的多样化服务栏目。成功的背后,是“我查查信息技术(上海)有限公司”研发团队对科技创新近乎苛刻的执着与追求。


        “我查查”的诞生,最早是针对智能机定焦摄像头一维条形码模糊识别。那会儿,二维码并未流行。要做基于图像传感器和一维码扫描的比价软件,这种技术攻关是必须的。但对一款当时看不到“商业价值”的比价软件而言,如此精致、卓越的扫描功能,所耗时间、精力、金钱,都相当奢侈。“我查查”研发团队,对这样“烧钱”的研究,却极有热情。


         随着信息负载量更大的二维码的兴起,公司迅速跟进了这一扫码时尚的步伐。他们发力二维码识别技术,推出了专业、安全的二维码识别应用客户端,大幅提升传统二维码客户端识别效率的同时,增添了有趣实用的信息生成功能,让扫码识别快速有趣又安全。


        创新一旦具有“惯性”,就无法停止下来。“通吃”一维码和二维码模糊扫码技术后,“我查查”团队开始围绕物联网应用服务,做新的探索。公司董事长赵立新谈到,“我查查”是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网、图形传感器并覆盖亿计商品数据的比价软件,它的发展面临有两大挑战:一是如何将软件从趣味型应用提升到实用型应用;二是,尽管“我查查”在二维码识别技术上颇有建树,但主体优势集中于“一维条形码”扫码,这种优势如何继续保持?


        这样的考量下,团队研发出一种名为“我查查一维彩虹码”的产品,即用色彩为黑白一维条形码“覆盖”上二维码的信息容量。国际物品编码中心负责人对这项发明感到非常振奋,并对这一世界领先的高端科技予以了高度评价,并寄予厚望。业界人士认为,彩虹码将是未来条码应用的一个方向,它一旦成功推广,为我国乃至全世界,解决产品溯源、防伪、防串货等消费品制造工业中的难题,创造公平消费的美好时代,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蓝本。


        信息覆盖量更强大的二维码,在未来替代一维条形码不是没有可能。但目前,全球商品条码,仍以一维条形码为主。若将之完全更换为二维码,有着换码工作量巨大、需更换现有扫描仪器、重新培训扫码人员等系统的需求,无疑是个巨大的条码“换血工程”。若能以有效方式,让一维条形码拥有二维条形码的信息量,则可以最高性价比解决产品溯源、防伪、防串货等消费品制造工业中的难题。


        我国现有商品一维条码,基本为“一品一码”。举例来说,市面上所有500ml瓶装的农夫山泉,就只对应一个条码,并不能精确到“一瓶一码”。这样,则无法对产品进行品质管理、防伪、防串货等监管。


        “我查查”发明的一维彩虹码,就能让商品拥有“一品一码”和“一瓶一码”的双重功能。“彩虹码,以三种不同的颜色,替代原一维条形码的黑色‘道道’,在我们进行加密处理后,能做出2400亿个不同的商品身份信息。这样,完全可实现商品的‘一瓶一码’,满足产品溯源、防伪、防串货等需求。彩虹码可兼容早期NEA13的国际标准条形码,将它应用于我国生产实践,会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,对全球的消费品制造工业,也会带来巨大影响。”赵立新说。


        过去,人们确定商品保质期等问题,依靠“批号”。批号仅为厂商“个性化”制定,没有形成全球或全国统一标准。这导致消费者,不经专业人员“翻译”,则难读懂批号含义,判断批号信息。一维彩虹码一旦应用,则我们不再需要“批号”,这让产品溯源变得轻松便捷。赵立新表示,国外现也有公司着手研究彩色二维码,但毕竟与一维码整个系统不兼容,普及难度较大。


        为助力“一维彩虹码”的推广,“我查查”公司做足了功课。团队利用其背后,我国知名CMOS图像传感器企业“格科微电子(上海)有限公司”的硬件研发制造背景,正着手开发匹配的系列硬件。这种配套开发,使得产出的硬件物美价廉。赵立新举例,一家大型商超,更换一台该彩虹码扫描枪,成本也就100元左右。这种低廉的替换费用,可让市场轻松承受。当不需要更多产品信息溯源时,原有扫描仪可将“一维彩虹码”当现有一维码,正常扫描价格。


        “一维彩虹码”,无疑成为物联网创新应用上革命性的重大突破。


       
“软硬兼施”:科技“强制执行”公平消费梦


         在商界,诚信的部分缺位,让公平消费有些遥不可及。当诚信缺位越来越威胁到人们生活中最普遍的“消费”时,科技理应像个执法者,以量化的标准,“强制执行”全社会的公平消费梦。“我查查”公司,正是科技“执法”公平消费的典型代表。


        “我查查”公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标准APP公司。它在科技创新上从不短视。它就像一支充满活力的“长线股”,拿得越久,其科技价值与商业价值才会越明显。它独特的优势,蕴含于软件与硬件的“纠缠”创新之中。


        “我查查”公司脱胎于CMOS图像传感器“大咖”格科微公司。众所周知,芯片行业竞争无国界且异常残酷,从来容不下“世界第二”。做不到某分支领域的NO.1,则难以在那个领域长久生存。格科微在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,特别是中低端手机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市场份额强大,月芯片出货量现可达近亿颗。这家企业的创新能力强大:在芯片制造工艺上,他们将普遍的平均30道工艺步骤(日本需37-38道工艺),浓缩到23道工艺,而即便减少一道工艺,其所带来的竞争力提升都无法想象;在芯片设计上,他们可以做到实现同样甚至更为优越的功能,而芯片尺寸减小一半;在芯片检测上,他们自主研发的检测设备,大幅减少了进口设备的购置成本,其效果却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。他们的科技引领,联动上下游企业,打造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。


        “我查查”公司每一个新的科技创新,诸如彩虹码,格科微就可以为之匹配价廉物美的硬件,为其赢得市场推广的最低入场券。而“我查查”的创新,也为格科微提供了新的商机。“软硬兼施”的完美结合,与“纠缠”式创新的魅力,让科技“执法”公平消费,不再是梦想。


        “我查查”公司对物联网技术发展创新的贡献,从中国互联网大会上,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中就可窥探一二:“我查查”公司改变了物联网时代的思路。从前人们总想通过新硬件解决问题,提出了很多高成本的解决方案。而他们通过现成的硬件产品(手机),从技术层面用现有设备就实现了新的功能,这才是O2O(即线下商务与互联网融合)的正确方向。


        “我查查”公司的商业模式,也极有“科技范儿”。在大数据时代,基于他们海量的前端信息数据库,公司不断探索深化对大数据的整合和深度挖掘。他们分析挖掘大量用户的真实扫描数据,找出用户偏好和各类商品的市场发展趋势,为用户提供更具价值的购买推荐,为商家提供极具商业价值的行业报告,助力商家更为精准的广告投放和营销。这也提升了公司广告平台与购物平台的整体竞争力,以科技的方式提供更多增值服务的同时,找到了自己的商业价值。


        为增强核心竞争力,公司科技研发投入已达上亿元资金。赵立新说:“在我国,通过条码查询商业信息的市场前景广阔。我们完全有能力在捍卫‘公平消费’的前提下,用科技创造商业价值。我们希望以科技创新手段挖掘条码‘潜能’,为‘公平消费’提供更多现实可行的路径。同时,我们立志成为比价APP企业中的‘百年老店’。我们有信心,也有确切的时间表。”

 

转载自:中国科技财富